拥采红木灵气,拢撷木材精华
——访揭阳市榕城区东升雄兴红木厂董事长陈建方
“木里佳品傲世独立,人中龙凤超俗俊挺。”木质之佳,除紫檀外,当以红木为最。看到红木,我们会想到秦汉宫墙红,会想到唐宋京华木,会想到悠悠古韵浓。在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有这样一家专门生产红木家具的企业,那里的红木博古通今,雅俗共赏,雅致中跳跃着一种无法言喻的灵动,散发出一种端庄的气质,时尚却又经典地设计将其化为一种淡雅的品位。在红木工艺品中,知己二三,红茶数壶,在午后静谧的时光中,一起畅聊人生理想,抒发胸中情志,展望美好未来……
在这样复古与艺术结合的设计的背后是这样的一个企业家,他来自出生在一个红木雕刻的世家,从小耳濡目染感受着雕刻的艺术,决心将红木雕刻这个手艺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的事业。他秉持着一颗匠人之心,追求雕刻的完美与独一无二。他经营有方,把目光投向整个社会;他乐观向上,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力量,并决心不负众望,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锲而不舍地攀登雄兴发展的新高峰。他就是揭阳市榕城区东升雄兴红木厂董事长陈建方。走近陈建方,走近一个追求极致,追求完美的红木公司的发展之路。
红木工艺品所用的主要原料有花梨木、鸡翅木、红酸枝、紫檀木等,档次差别很大。花梨木和鸡翅木是常见的木材,而紫檀是世界上最稀少、最名贵的木种之一,有“一两紫檀一两黄金”之说。
作为贵重家具及工艺美术品等的重要材料,红木花纹美观,材质坚硬,耐久。雄兴红木厂根据当时的地方色彩、家具造型、款式、类别选择合乎其惯用的正宗进口的材种,运用线雕,浮雕,透雕,圆雕和丝翎檀雕等多种形式,通过刀法的长短,角度的不同,产生不同的肌理效果与光影层次感,使家具的细节表现的极致完美,更加精细,飘逸和灵动,令人看后叹为观止,使红木雕刻艺术焕然一新。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人们对红木的需求日益增加,行业亟待规范,国家根据密度等指标对红木进行了规范,把红木规范为:二科、五属、八类、二十九种。红木为热带地区豆科檀属木材,主要产于印度, 我国广东、 云南及南洋群岛也有出产,是常见的名贵硬木。红木因生长缓慢、材质坚硬、生长期都在几百年以上,原产于我国南部的很多红木,由于明清家具距今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近代中国战争连绵,红木被砍伐销毁得所剩无几,特别是经历了十年“文革”的浩劫,完好的红木家具已经凤毛麟角。早在明、清时期就被砍伐的所剩无几。如今的红木,大多是产于东南亚、非洲,我国广东、云南有培育栽培和引种栽培。近20年来,由于受限于大环境因素,国内老红木家具的价格平均上涨了20倍,再加上人工成本逐渐提高,我国红木行业确实到了一个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时候,可以说市场还不太成熟。对许多收藏者和投资者来说,只能把投资的目标瞄准新做的仿古红木家具。而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欣赏水平和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大众对于文化艺术产品的需求和要求也逐渐提升。加之现代工业化的发展,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品质良莠不齐,红木不避免地进入了发展的“平台期”。
然而,揭阳市榕城区东升雄兴红木厂却能从无数红木家具厂中脱颖而出,远销世界各大城市,深受消费者好评。这离不开董事长陈建方把雕刻技术运用得惟妙惟肖,更离不开公司始终把对产品质量严苛的要求当作自己的使命和目标来努力。
独具慧眼,创新当翅赴青云
出生于70年代的陈建方,是浙江省磐安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的孩子。十五岁那一年,就与父亲背井离乡出来打工。在被誉为“百工之乡”的浙江省东阳市,木雕家具闻名于世,父亲则是东阳市一带颇有名气的木雕师傅。陈建方从小就对木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父亲没有刻意地教过他,但是聪明好学的陈建方在耳濡目染的氛围下几乎掌握了木雕的全部技能,十五岁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木雕师傅。他与木头从那时起,就注定了这一生的缘分。
近几年国内红木收藏市场上热点不断,炒黄花梨、紫檀等,价格飞涨,工薪阶层实在不具备抢热点的实力。陈建方认为与其跟风追涨,不如反其道而行之,人弃我取,独辟蹊径。不如安分守己买一些地道的红木材质家具,如“红酸枝”“黑酸枝”“花梨木”等传统红木家具用材,切不可盲目跟风,反而失去了收藏的意义。陈建方诚实守信的品格和优质的产品以及全心的服务获得了社会的认可。2015年陈建方当选为揭阳市浙江商会会长,2016年当选为揭阳市政协委员、揭阳市工商联常委,2017年担任广东省浙江商会第四届常务副会长,2018年荣获“广东十大杰出浙商”称号,2019年担任广东省经企联、广东企业家理事会常务副会长。
作为手工艺人,既要有技术更要了解技术,如何把生活艺术化,把艺术生活化,是我们需要一直探索的事情。陈建方坚持做传统家具的理念不变,但也做了一些创新,以便更好地符合时代潮流。十多年前,陈建方便开始利用互联网模式做生意,大火大热的信息时代告诉我们,他的眼光确有前瞻性。另外,陈建方在阴干手法上新加了烘的方式,还融合一部分现代元素,并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考察外国技术,取长补短,获得技术提升。如今,揭阳市榕城区东升雄兴红木厂产品品种齐全,兼容并蓄。品种有卧房组、客厅组、餐厅组、办公系列,式样有中式、法式、意大利式等多种款式,并承接古建筑及特种红,既保证了传统工艺又融入了欧美技艺。
除此之外陈建方也十分注重人才培养,雄兴红木厂拥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人员,将传统师徒制度变成工人技艺培训,二者互相综合,以便更好地进行传承。传承不忘发扬,创新仍念传统。他的改革脚步,迎来了累累硕果。雄兴红木厂接连被评为“广东省优秀企业”、“广东省诚信企业”、省经企联“常务副会长单位”等。
倾囊而出,只为木材济源放歌
材,谓之取料用料之法。
红木家具的制作,首先是离不开优质上好的木材。对于爱木头爱到骨子里的陈建方来说,天生对木材有种独特的敏感性,只要把木头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就可以鉴别出这块木头的品质以及出处。
为了找到最好的原木,陈建方每几个月都要出国一次,他的足迹遍及老挝、越南、缅甸等地的原始森林。红木为热带地区所产,所以有时为了找一块好的原木,他甚至会远赴非洲,深入当地的热带原始森林。那里气候闷热潮湿,天气多变,时雨时晴,再加上各种毒蛇蚊虫的肆虐,给陈建方的寻木之旅营造了十分艰辛的环境。但这并没有阻碍陈建方寻找最好木材的步伐。每次碰到好的木材,不论花多少钱,就算借钱陈建方都要把它买下来,他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两块相同的材料,每一块都是独一无二的。特别像那个越南黄花梨、小旗龙檀,这些比较稀有的材料,在世界上是越来越少,只有老挝、越南、缅甸这些地方才有,成材一般都要经过几百年,上千年以上的。如果等口袋有钱的时候再去买的话,那个东西可能早就已经不是你的了。
在他的仓库里,我们可以看到从世界各地采购回来的木材储备已经堆积如山了。像珍稀的黄花梨、酸枝、紫檀等在这里随处可见,这可是他几十年奋斗的丰厚家底。通过仓库里面堆积的大量木头,我们不难看出陈建方对红木有着近似于痴狂般的热爱,如今对于原材料的执着,让他依然奔波在世界各地寻找着这些在他眼中的珍宝。
美轮美奂,木型新秀崭露头角
型,谓之美感之设计。
对于陈建方来说,做出好的家具原材料只是基础,最好的原料还要细致高超的工艺来雕琢,常言道,三分料,七分工。
红木家具里面最讲究的就是器型,再好的木料,如果器型不好,也是制作红木家具最大的败笔,有一句古话说得好,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个有形的器物驾凌其形式之上的就是其内在的人文精神和自然规律。换句话说,道就是器物的灵魂所在,这个也就是红木家具设计的原则。为了满足使用者心灵的愉悦和视觉的享受,每个家具在生产以前陈建方都会进行创造性的构思和规划,这是一件非常辛苦、非常严谨的一件事情,关系到最后的成品。
尽管随着机械或人工智能化的雕刻大规模运用,提高了家具雕刻的效率。但是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只有手工完成的雕刻作品才能包含着建筑者的思想,表达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一位雕刻匠人在练成鬼斧神匠之前,不仅要熟悉各类刀法,以刀代笔,还要对绘画有一定的领悟,才能真正创造出具有生命力的雕刻作品。每次设计完的图纸,看似很完美,但还是需要不断地去修改,努力做到最后尽管只通过图纸和模型都能感受到红木家具外在的美感。红木工艺品制作的每一个工序都凝聚了匠人的智慧和技能。其中也包含了人们的观念,思想、信仰和情感。当然,好的雕刻不能一味地照着图纸来雕刻,不懂创新,刀法四班,最终也难以雕刻出木雕的活灵活现,充满着动感和生命力。
一凿一雕皆匠心,尽显红木真色
艺,谓之制作工艺之根本。
这个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也没有两棵一模一样的树,也不该有两件一模一样的红木家具,所以独一无二是表现红木家具最好的方式。
设计完真正到木材加工的环节自是不能马虎,这些木材开料以后,我们都要进行干燥去处理。针对木材的不同,干燥的工艺也是不一样的。给木材干燥,就是为了提高材料的稳定性能和力学强度,来延长它的使用的年限。为了达到美观和协调,陈建方都会先用一根木头开出的材料去制作,每一块木板,无论是颜色还是纹理,用在什么地方,都经过严谨的去思考,在制作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不好的材料,马上扔掉,因为如果一块料不好,哪怕是只有一点瑕疵就会降低了整体的品质,这就是陈董一直所追求的极致和完美。他将会一直追求着。
在制作的工序上,揭阳市榕城区东升雄兴红木厂从来是不计时间,不计成本,都是讲究纯手工。中国传统家具很讲究自然美,在结构方面不能用钉也不能用胶,要以榫卯斗合方式组成一体。古往今来,由于连接构件的形态不同,衍生出,千变万化的组合方式。严格来讲,现代红木家具,传统榫卯结构已经不再大量出现,而揭阳市榕城区东升雄兴红木厂所做的红木家具还是一直沿用了古老传统的榫卯结构。因为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工艺创造,榫卯结构蕴含着力学,数学,美学和哲学的智慧,正是这种精妙结构的运用,才可以提升红木家具极高的品质和艺术性。
情系红木,细品又是一番别样风景
韵,谓之形与神之统一及升华。
对于陈建方来说,红木雕刻早已不再是一份工作了,一刀一笔之间,他竟无形将自己的感情注入进去,红木雕刻慢慢变成了一种他生活中的常态。
学习红木雕刻是陈建方一直坚持做的事情。不仅在鉴别红木家具的真伪好坏、价值大小上下功夫,他甚至还学了一些历史、美学、文学等方面的知识。他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参观博物馆和民间收藏家的藏品,通过观摩实物掌握古代遗存在材质、造型、装饰等方面的时代特征。这位红木雕刻手工艺人依旧像四十多年前那样,怀揣着对红木雕刻的热爱初心,红木之韵在他心里早已筑起了城堡。
一个优秀的红木雕刻师的成长不仅仅是几年的修炼,还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投入,才能做到下刀手心相连的境界,才能让雕刻的物件兼具形、神、情。在红木家具制作上面,那是绝对不能省功夫的,一定要再多花功夫,花多一点心思进去。他常说,未经雕琢的木头还是木头,经过雕琢的木头就不一样了,这种木头就变成了有韵味,有故事的工艺品,他就像一位老人,少不了几番风雨,几度春秋,用他的睿智,静默地记录了一段时光。
从父亲那里开始,三十几年来陈建方只做红木家具这一件事。没有一种家具,能像红木家具一样历久旎新,让人倾入一种永恒不变的情感,它是古人用智慧贡献给我们的一种家的文化,而这种文化通过一种具体实物不停地传递下去。雕刻是个细活,当你眼里只剩下了一个条纹,一个形态,一幅画,一个人,一片树叶的时候,才能将每一个雕刻的物象的每一丝纹理都恰如其分地赋予它最适合的呈现。相信在陈建方的带领下,红木雕刻工艺人一定会永远保持一颗不变的匠心!
中国家居新闻网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相关作品的原创性、文中陈述文字以及内容数据庞杂本站 无法一一核实,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Copyright © 2012-2019 中国家居新闻网 http://www.jiaju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