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识别技术作为人体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跟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相比,安全性更高。从理论上来说,将虹膜识别技术应用于智能锁上,可谓锦上添花。
但在实际市场上,虹膜智能锁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虽然曾经有个别企业推出过类似的产品,却没有引起很大的反响。研究组也曾分析过,由于较高的技术成本、易用性存在劣势、技术难题需要攻克多等多项原因,虹膜识别迟迟不“红”。
近日,德施曼动作频频,作为智能锁行业的头部企业,提前剧透突破性的技术:行业独家天花板级的安全生物识别方式——虹膜识别,这意味着行业主流品牌德施曼,将开创性地首推虹膜智能锁。此外,行业首家微信音视频通话等创新技术也让全网万分期待。
安全性升级
德施曼即将重磅推出虹膜锁
引领行业进入虹膜新时代
安全性是消费者在选购智能锁上最核心的诉求。因此,无论是机械时代的钥匙、电子时代的密码和IC卡,还是生物识别时代的指纹、指掌静脉、3D人脸,每一次技术跃迁的背后,都是对更高安全性的追求。
虹膜是位于人眼表面黑色瞳孔和白色巩膜之间的圆环状区域,包含有很多相互交错的斑点、细丝、冠状、条纹、隐窝等的细节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虹膜特征的唯一性,同时也决定了身份识别的唯一性。因此,可以将虹膜特征作为每个人的身份识别对象。
通常来说,在虹膜识别时需对应多达266个特征点,因此准确率极高,误识率低至百万分之一以下。与此同时,丰富的纹理信息也意味着伪造的难度呈现指数型增长,从而满足更高的安全性需求。
事实上,虹膜识别技术作为人体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已广泛应用于金融、安保等商业领域。
据悉,德施曼将于4月17日发布业内首款虹膜锁,引领智能锁行业步入虹膜新时代。那为何在高端智能锁领域,德施曼能成为第一个突破传统技术难点的品牌?
不难发现虹膜识别存在两大难以逾越的技术难点。
其一,传统虹膜技术有效识别距离范围窄,有效识别距离范围仅10cm,距离太近或者距离太远都不能识别。德施曼通过光学镜头技术率先突破距离限制有效识别距离范围拉长45cm,识别有效范围扩大到4倍,用户可活动的范围得到增加,不会被限制在10cm的狭小空间内,使用过程更便捷,体验感受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其二,识别高度窄,人眼要配合摄像头朝向,这些技术难点导致传统虹膜识别远未达到消费级需求。德施曼为此创新虹膜自追踪识别系统,通过追踪人脸,有效快速锁定高度位置,实现了镜头自动寻人,然后通过自动对焦技术,锁定虹膜并识别虹膜。用户不用特地凑到摄像机前对准,也不受到身高的影响,易用性更强,通用性更高,让智能锁更“懂”用户。
此外,德施曼还针对虹膜的特点引入了更安全的动态比对,防伪防攻击能力大大提升。
便捷性升级
行业首家接入微信视频通话功能
让门锁通话更方便
近年来,集“电子门铃+智能猫眼+智能锁”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猫眼锁逐渐成为智能锁市场新宠,满足了人们对安全、便捷、舒适生活的需求。
从德施曼释放的数据信息来看,近年来,猫眼视频锁的占比正在逐年上升,在2022年,已经达到了市场的1/3。
随着市场份额逐步上升,猫眼视频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断暴露,例如:APP被后台关闭,消息看不到;其他推送消息过多,漏接访客呼叫等等。
基于以上的分析,德施曼赋予了猫眼视频锁新的功能。
作为行业首家接入微信音视频功能的智能锁企业,德施曼成功实现了按下门铃直通微信视频通话的功能。只要按下门铃,用户会收到微信电话铃声,直接进行微信视频通话,真正实现了让智能锁通话像微信视频通话一样方便流畅。
当门口有人徘徊或是有奇怪行为的时候,智能锁作为家的第一个防护,能拥有拍下照片或视频的功能,会是一件令人安心的事情。
对于这样的需求,现有的猫眼抓拍会存在漏拍、拍不到、迟拍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核心,归纳起来就是猫眼功耗太大吃不消。
同时,用户对于智能锁,最关心的三件事便是安全性、智能性与便捷性。
虹膜识别技术解决了安全性,视频猫眼解决了智能性,那便捷性该如何实现?对于智能锁或APP不怎么会使用的人,如何让智能锁真的做到真正的便捷?科技小白、老人和小孩如何录便捷录入解锁方式?
针对以上的痛点,德施曼也将发布行业突破性技术。4月17日,2023德施曼全球新品发布会,将同步在德施曼官方微信视频号直播,一切答案即将揭晓,让我们拭目以待!
中国家居新闻网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相关作品的原创性、文中陈述文字以及内容数据庞杂本站 无法一一核实,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Copyright © 2012-2019 中国家居新闻网 http://www.jiaju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